本期思考出版,正值國內外突發事件頻發,先是中國發生禽流感,美國波士頓馬拉松賽恐怖爆炸,接著是美國化肥廠爆炸,隨后雅安7級地震,安全問題成為國內外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4月22日又值第44個世界地球日,過去10多年中國礦產資源消耗保持兩位數增長而經濟總量增長僅為一位數,發展明顯不可持續,中國能源、環境、生態安、信息諸多安全已成為關注焦點。
國務院新聞辦4月23日發布第一季度工業發展情況,發言人認為,中國工業發展總體形勢好,但中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有效需求不足,企業投資意愿不強,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保持穩定增長難度較大。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的任務十分迫切和繁重。
中國面臨城鎮化工業化加速階段,人口、資源、資金、能源向城市特別是向大城市集中,風險也向城市特別是大型超大型城市集聚。據專家統計一個農民成為市民,能源消費將增長3倍,中國城市化率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是1300多萬人進入城市,滿足這一能源需求挑戰巨大,這固然是好事,因為市場經濟最怕沒需求,但目前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度超過57%、天然氣超過29%,煤炭年進口量達2.9億噸,中國年消費煤炭已接近40億噸,這給中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今年初蔓延到全國面積高達270萬平方公里、近30個城市PM2.5超過500微克的事實,表明中國安全形勢嚴峻,清華大學公布數據稱,我國因PM2.5導致的死亡人數估計為123.4萬例,因室外空氣污染導致120萬人過早死亡以及超過2500萬健康生命年的損失。自然之友4月11日發布了年度環境綠皮書指出:空氣污染、淡水資源缺乏與污染、重金屬污染導致食品安全、環境安全、垃圾處理困境等成為中國快速城市化環境的不可承受之重,中國城市安全堪憂,環境污染還造成部分人才外流,中國已急需調整、改革與創新,才能應對這一巨大挑戰。
4月16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透露,一季度全國煤炭產量8.3億噸,同比下降0.95%,全國煤炭銷量8.2億噸,同比下降0.37%,產銷量雙降。而同期進口煤8000萬噸,增加了30.1%,這顯示了占中國一次能源70%的煤炭業競爭力、影響就業安全。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產能過剩,鋼鐵、水泥、電解鋁、風機設備、多晶硅等9大高耗能產業過剩嚴重,結構調整與進一步節能減排,能源過剩將有可能來臨,例如鋼鐵產能大戶河北省已經在近日出臺政策,決定減少三成鋼鐵產能。調整過剩產能是結構調整主基調。而這一調整必然減少能源需求,中國能源業和能源投資者應當未雨綢繆、預做準備,中國以消耗世界20%左右能源只創造10%全球GDP的發展方式不可持續已是共識,進一步改革也是共識,問題是如何改。
中國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已積累了太多風險,還形成了阻擾改革的利益集團,有專家說,牽涉到體制機制問題改革就很難進行。這急需改革者具備非凡勇氣、膽略與智慧,尋求突破既得利益集團格局的頂層設計、統籌兼顧的能源革命,才能涉險灘、過難關。能源改革中電力改革成為關鍵,因為電力是唯一可以大規模利用高質低質能源和不穩定能源的方式,這也是本期關注電力改革、環境安全與中美能源合作的原因。
中國能源界和中國政府應當加速改革和科技創新,增強自身競爭力,同時大力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才有可能應對國際競爭,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環境安全,才能保障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復興。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