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三桶油都在發力天然氣。
中海油6月17日宣布,與英國石油公司(“BP公司”)簽署了一份長達20年的液化天然氣(LNG)長期供應框架協議。
分析師認為,此舉意味著中海油氣源量進一步擴大,對市場影響力增強,在LNG進口業務上更加領先于中石油和中石化。
此外,雖然三桶油均在積極布局國內LNG的進口業務,但相比于中石油此業務的虧損,中海油LNG銷售方面的盈利顯得比較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簽署了總價值達4000億美元;中石化也不斷在涪陵頁巖氣田上發力。
分析師表示,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繼續快速增長,加之華北地區出于大氣污染治理的需求,是三桶油不斷在天然氣業務上發力的主要原因。
中海油發力天然氣
根據雙方簽署的框架協議,自2019年起,BP公司將從其全球LNG資源組合向中海油每年供應多達150萬噸的LNG資源,供應期限20年。雙方希望于2014年年中達成最終的商務協議。
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表示,同BP公司簽署的協議將深化雙方合作,并進一步提高中海油LNG資源供應多元化。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海油氣源量進一步擴大,對市場影響力增強。今年1月份-4月份中國進口LNG同比增加22.5%,此次協議簽訂有助于擴大中國LNG進口來源,增加中國天然氣總供應,有助于我國能源安全。但是BP供應中國氣源尚未披露細節,也沒有具體供應量信息,后期仍需進一步商榷。
實際上,近十年來,中海油與BP公司在天然氣方面的合作并未停止過。
2004年,中海油、BP集團與廣東省政府正式簽署了國內第一個LNG項目的商務合同,BP公司在中海油位于廣東的LNG氣化站和管道項目占有30%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能源轉型的推進,三桶油都在不斷加速天然氣全產業鏈布局。
今年5月21日,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簽署了總價值達4000億美元,為期30年的天然氣購銷大單。此外,中石化近期也成立了3家合資公司,試圖形成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管道輸配、消納利用的商用產業鏈。
華融證券分析師王剛表示,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繼續快速增長,加之華北地區出于大氣污染治理的需求,京津冀天然氣消費量會進一步增加。同時,國內天然氣價格有望再次上調,量價齊升有望繼續增加天然氣板塊盈利。
LNG進口業務優于中石油
根據卓創資訊的統計,2013年中國進口LNG企業有三家,分別為中海油、中石油、九豐能源,三個企業進口量占比分別為:70.8%、28.8%、0.4%。中海油是第一大進口LNG企業,其接收站總接收能力為2370萬噸/年,占全國總能力的70.3%。
隆眾石化網王皓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未來我國在建和規劃的LNG接收站能力中,隸屬中海油的LNG接收項目仍舊居于市場之首,中石油在LNG進口業務虧損的壓力下,項目建設步伐減緩。而中海油的項目中,有66%的接收能力位于我國的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可見在未來幾年中,以上地區仍舊是中海油LNG業務的重點區域。
在他看來,雖然三桶油均在積極布局國內LNG的進口業務,但從目前來看兩大LNG的進口企業并非都能賺得盆滿缽滿。受氣源協議簽訂時間,進口LNG用途,以及長約與現貨價格相差較大等因素影響,兩大企業進口LNG業務盈利能力相差巨大。
數據顯示,中石油2013年LNG進口均價在846.89美元/噸,進口LNG虧損人民幣202.81億元。
王皓浩表示,相比于中石油,中海油的LNG進口業務要“得心應手”許多。
根據隆眾石化網的數據,2013年最進口均價為479.82美元/噸,折合人民幣僅在3000元/噸左右,而且其主要LNG業務多分布在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以上地區冬季并無供暖壓力,LNG多進入市場銷售,銷售區間在5000元/噸-6300元/噸附近,因此中海油在LNG銷售方面的盈利顯得比較樂觀。
而另外“三桶油”之中的中石化,LNG進口業務相對落后,其第一座進口接收站——位于青島董家口的LNG碼頭計劃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運行。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