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8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煤炭市場分析年度報告《煤炭2024》,對2023年的國際煤炭市場進行總結,并對2024年至2027年的國際煤炭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
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將同比增長1%,達到87.7億噸,創下歷史新高。但今年的增速比往年放緩:2021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7.7%,2022年增幅為4.7%,2023年為2.5%。
盡管在此期間工業用煤消費量也有所增加,但電力行業仍是煤炭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預計2024年,全球燃煤發電量將達到1.07萬太瓦時的歷史最高水平。
分區域來看,國際能源署預計,2024年,中國的煤炭需求將同比增長1%,達到49億噸;印度的煤炭需求將同比增長5%以上,達到13億噸。在歐盟和美國,煤炭需求繼續下降,但下降速度明顯放緩。預計2024年歐盟和美國的煤炭需求將同比分別減少12%和5%,而2023年的降幅分別為23%和17%。
報告指出,自2020年以來,全球煤炭需求增加了12億噸以上,未來3年將趨于平穩,預計到2027年達到88.7億噸。
報告稱,由于碳捕獲與封存利用技術進展緩慢,根據當今的政策環境和市場趨勢,預計從現在到2027年,使用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碳不會下降。
發達國家煤炭消費繼續減少,但減少的部分將被包括印度、印尼和越南等少數新興經濟體增加的部分所抵消。
報告預測,2027年,印度的煤炭需求將比2024年增加1億噸,成為全球煤炭需求增長的最大推動力。同時,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的煤炭需求將繼續減少,其中歐盟的煤炭需求將比2024年減少6800萬噸。
歐洲和北美的煤炭消費量在過去10年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正在放緩。未來幾年,電力行業對煤炭的需求可能進一步減緩這兩個地區煤炭消費量下降的速度。即便如此,到2025年,歐盟和美國的煤炭消費總量將不到印度的一半。
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全球煤炭產量也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并首次超過90億噸。全球三大煤炭生產國——中國、印度和印尼——的產量將創下新歷史新高。
預計從2024年到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也將趨于平穩。
展望未來,鑒于充足的庫存和需求增速減緩,預計中國的煤炭產量增速將放緩。相比之下,在強勁的需求和政府減少進口政策的推動下,印度的煤炭產量將繼續增長。盡管國內需求持續強勁,但由于國際動力煤市場疲軟,印尼的煤炭產量有望減少。
總體而言,國際能源署在報告中預測,到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將接近90億噸。澳大利亞將超過美國和俄羅斯,成為全球第四大煤炭生產國。俄羅斯煤炭生產商將在西方制裁、盈利水平低和基礎設施瓶頸中掙扎。
貿易方面,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全球煤炭貿易量將達到15.46億噸的歷史新高,所有種類——海運動力煤、動力煤總量、海運冶金煤、冶金煤總量——的貿易量都是如此。預計2024年中國的煤炭進口量將超過5億噸。盡管印度在推動國內產量增加,但強勁的需求使該國今年的煤炭進口量保持與2023年相當的水平。越南將成為全球第五大煤炭進口國。
展望未來,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煤炭貿易量將逐漸減少,其中動力煤貿易量下降幅度更大。
價格方面,11月,歐洲動力煤價格約為每噸120美元,而2017年至2019年的平均價格為每噸80美元。澳大利亞動力煤目前的價格約為每噸140美元,而2019年的價格為每噸90美元。除俄羅斯生產商以外,煤炭出口商整體利潤穩定。
需求
預計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將同比增長1%,達到87.7億噸,但增幅創近年來新低;從現在到2027年,全球煤炭需求將保持小幅波動。
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增至86.87億噸,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5%。其中,受水力發電減少推動,電力行業煤炭需求同比增長2.5%,達到58.55億噸;非電力行業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2.3%,達到28.32億噸。
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將同比增長1%,達到87.7億噸。亞洲煤炭需求增速放緩,疊加發達經濟體需求下降,推動全球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全球煤炭需求繼續向東轉移,2024年,中國、印度和東盟國家的煤炭消費量將占到全球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三,比本世紀初的35%有顯著增長。
按絕對值計算,2024年,煤炭消費量增長最多的是印度(同比增加7000萬噸,增長6%)、中國(同比增加5600萬噸,增長1.1%)以及印尼和越南等國家。降幅最大的是歐盟(同比減少4200萬噸,減少12%)和美國(同比減少1800萬噸,減少5%)。電力行業煤炭消費量減少是歐盟和美國煤炭消費量下降的主要驅動力。
國際能源署稱,在截至2027年的預測期內,全球煤炭需求將保持小幅波動。中國仍是全球煤炭需求的主要決定因素。同時,印度和東盟國家煤炭消費增長將抵消歐盟和美國的下降。在電力行業,盡管可再生能源擴張勢頭強勁,但強勁的電力需求仍將推動燃煤發電量在2027年保持與2024年相當的水平。
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燃煤發電量同比增長1.7%(175太瓦時),相當于電力行業煤炭需求同比增加了1.92億噸。盡管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大幅增加(426太瓦時),但煤炭仍是全球最大的發電能源,燃煤發電量占全球電力消費總量的35%以上。分地區看,2023年,美國燃煤發電量同比減少169太瓦時,歐盟減少133太瓦時,中國增加347太瓦時,印度增加125太瓦時。2023年,全球總發電量同比增長2.4%,達到2.9898萬太瓦時。
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總發電量將同比增長4.4%,達到3.1099萬太瓦時。中國和印度將再次引領全球電力需求增長。預計中國將主要通過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力產量來滿足電力需求的增長,而印度由于水電量的下降,主要依賴燃煤發電量增長。盡管可再生能源電力產能不斷增加,預計2024年中國的燃煤發電量仍將同比增長1.7%。預計2024年全球燃煤發電量將同比增長1%,即104太瓦時。
國際能源署預測,從現在到2027年,全球發電用煤炭需求將穩定在每年60億噸左右。低成本太陽能光伏的快速部署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加,核電和燃氣發電也將增長,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
綜合來看,2024年至2027年,全球燃煤發電量將保持與2023年相當的水平。不過,到2027年,燃煤發電量在全球電力結構中的占比預計將降至略高于31%,為國際能源署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報告指出,2023年,非電行業動力煤和褐煤消費同比增長了2.5%,達到17.36億噸,占到當年動力煤和褐煤消費總量的23%。
國際能源署預測,在印度增長抵消亞洲其他國家和歐盟下降的推動下,2024年,全球非電行業動力煤和褐煤消費量同比將略有增加。
報告預測,印度的非電行業動力煤和褐煤消費量將繼續呈上升趨勢。到2027年,印度的非電行業動力煤和褐煤消費量將較2024年增加4400萬噸,東盟國家將增加1000萬噸。
綜合來看,到2027年,全球非電行業動力煤和褐煤消費量將較2024年小幅下降0.2%(400萬噸)。
冶金煤方面,2023年,全球冶金煤消費量同比增長2%(2200萬噸),達到10.97億噸。其中,中國的冶金煤需求增長最為顯著,同比增長了4.1%(2900萬噸),至7.37億噸。
國際能源署在報告中預測,2024年,全球冶金煤消費量將同比減少1.9%,至10.76億噸。其中,中國冶金煤消費量的下降將抵消印度和印尼的增長,并推動全球冶金煤消費總量的下降。
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3年,全球冶金煤消費量將略有下降,預計到2027年降至10.19億噸。其中,印度和印尼是冶金煤需求增長的主要貢獻者。2027年,印度冶金煤消費量將較2024年增加1300萬噸,印尼將增加800萬噸,中國將減少6300萬噸,日本、韓國和歐盟共計減少1000萬噸。此外,俄羅斯的冶金煤需求預計也將進一步下降。
供應
2024年全球煤炭產量預計將略有增加,并首次超過90億噸;未來3年,全球煤炭產量將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煤炭需求增長非常疲軟和當前煤炭庫存充足。
2023年,全球煤炭產量同比增長3.4%,達到89.93億噸。不過,2023年的增幅小于2022年。印尼和印度的煤炭產量同比都增加了超過8500萬噸。印尼的增長是由國際市場對海運動力煤需求和國內需求增加共同推動的。相比之下,印度煤炭產量的增長則是為了確保國內煤炭需求特別是電力行業不斷增加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減少對進口煤的依賴。
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全球煤炭產量預計將略有增加,增幅放緩與需求增幅放緩保持一致,但足以達到歷史新高,首次超過90億噸。預計印度將成為全球煤炭產量增加的最大貢獻者。不過,這些增加的產量將被美國的大幅減產及歐盟和俄羅斯產量的下降部分抵消。因此,2024年應該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煤炭產量首次沒有顯著增長的一年。
報告預測,未來3年,全球煤炭產量將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煤炭需求增長非常疲軟和當前煤炭庫存充足。美國和歐盟的產量將繼續下降,而受中國海運動力煤需求下降的影響,印尼的煤炭產量也將下降。在電力行業用煤需求不斷增加的推動下,印度仍是全球煤炭產量增加的最大推動力。不過,國際能源署預計,其他國家煤炭產量的下降將抵消這一增長。到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將降至89.84億噸。
分國別和區域來看,繼2023年產量超過10億噸大關后,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印度的煤炭產量將同比增長8%,達到10.99億噸。今年前10個月,印度煤炭產量(不包括褐煤)同比激增7%(5900萬噸)。雖然由于大雨妨礙了露天礦作業,導致8月印度煤炭產量首次同比下降,但3月印度的煤炭產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達到1.16億噸。此外,2024年前三個季度,印度電廠和坑口的煤炭庫存比2023年同期多出3000萬噸以上。
報告指出,印度煤炭產量的大幅增長對該國的基礎設施構成挑戰,特別是在鐵路運輸方面。
印度煤炭日益增長的需求,加上該國減少能源進口和加強能源安全的努力,將在未來幾年推動煤炭產量繼續增長。國際能源署預測,2027年,印度的煤炭產量將達到12.69億噸。不過,這仍低于印度政府的計劃產量目標。
2023年,印尼煤炭產量連續第二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比增幅達13%,至7.75億噸。報告預測,2024年,印尼的煤炭產量增速將放緩至3.9%左右,達8.05億噸。未來3年,雖然國內自備電廠和工業設施對煤炭需求將增長,但印尼煤炭傳統出口目標國的需求預計將下降,因此到2027年,印尼的煤炭產量將降至7.31億噸。
報告預計,2027年,泰國和越南的煤炭產量與目前接近。
2023年,澳大利亞的煤炭產量同比增長6%,達到4.59億噸。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澳大利亞的煤炭產量與2023年基本持平,為4.58億噸。
報告稱,未來3年,作為全球最大的冶金煤出口國,澳大利亞的冶金煤出口量將會下降。2024年,蒙古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冶金煤出口國,擠占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部分市場份額。
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7年,澳大利亞的冶金煤產量將比2024年減少900萬噸,至1.53億噸;動力煤和褐煤產量將比2024年減少2500萬噸,至2.7億噸。
此外,報告預測,美國2024年煤炭產量將同比減少12%,至4.63億噸,到2027年將降至4.1億噸;哥倫比亞2024年煤炭產量同比減少7.4%,至6100萬噸,到2027年將降至5900萬噸;加拿大2024年煤炭產量同比減少4.2%(210萬噸),2027年動力煤和褐煤產量將降至650萬噸,冶金煤產量將降至2800萬噸;歐洲2024年煤炭產量將同比下降13%(3500萬噸),2027年將降至1.9億噸;南非2024年和2027年的產量都將維持當前水平。
貿易
2024年,全球煤炭貿易總量將達到15.46億噸的歷史新高,到2027年,全球煤炭貿易量增長的趨勢將發生逆轉。
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煤炭貿易量將再創新高。2023年,全球煤炭貿易量同比增長10%,達到15.1億噸。其中,動力煤同比增加了1億噸,冶金煤同比增加了4200萬噸。
全球煤炭貿易量占到全球煤炭需求總量的17%,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貿易量來自動力煤。2023年,盡管陸上貿易量有所增加,但海運貿易量占到煤炭貿易總量的90%以上。
分地區來看,亞太地區在全球煤炭進口量中的份額再次增加,占到2023年全球煤炭貿易總量的84%。相比之下,大西洋盆地的煤炭貿易量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西方對俄羅斯煤炭的制裁、歐洲整體需求下降以及亞洲煤炭進口需求強勁增長共同推動的。
2023年,中國的煤炭進口量居全球第一,其次是印度(2.48億噸),再其次是日本(1.67億噸)。這3個國家合計占全球煤炭進口總量的近60%。2023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是印尼(5.21億噸),主要供應動力煤,其次是澳大利亞(3.53億噸),再其次是俄羅斯(2.11億噸)。這3個國家的出口量合計占全球煤炭出口總量的近四分之三。
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全球煤炭貿易總量將達到15.46億噸的歷史新高。其中,動力煤貿易量將同比增加2700萬噸,達到11.78億噸,冶金煤貿易量將同比增加1800萬噸,達到3.68億噸。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仍然是中國,預計將首次超過5億噸。2024年,越南的煤炭進口量將同比增長近19%。
報告預測,到2027年,全球煤炭貿易量增長的趨勢將發生逆轉。就中國而言,趨于平穩的國內需求將由合適的國內產量滿足,從而降低進口需求;于印度,國內動力煤產量的持續增加將超過需求增長,因此減少進口量。雖然東南亞國家對動力煤進口的需求可能不斷增長,但西方國家煤炭消費量的下降將抵消這部分增長,從而共同推動全球貿易量減少。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