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全國首個智能化鋰電池回收工廠——杰瑞鋰電池資源循環鄭州示范工廠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正式投產,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回收處理鋰電池10萬噸,標志著鄭州航空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實現重大突破。
“杰瑞項目的落地投產,為港區當前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補上了重要一環,也讓這一產業發展的‘電力’更加充足。”鄭州航空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杰瑞鋰電池資源循環鄭州示范工廠分三期建設。本次投產的一期項目建設有破碎打粉產線,每年可處理鋰電池1萬噸。
目前主流的電池再生利用方式是將電池進行拆解、破碎等處理,得到其中價格昂貴的鋰、鈷、鎳等金屬材料以及化合物,再投入生產線上實現循環利用。而電池分解前,一般需要先放電再拆解,具有一定危險性。杰瑞環保研發的設備具備多重安全防護,可實現帶電破碎,高效分離電池中的隔膜、極片、銅鋁等物料,不僅可將電池粉的回收純度和回收率雙雙提升到98%,還可實現鋰電池中銅、鋁、電解質、電池粉等所有物料的單獨回收利用。
在當天同時舉辦的鋰電池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杰瑞與多家電池生產企業及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鋰電池資源化處置工廠建設、鋰電池破碎回收項目建設、環境治理、設備研發與制造等領域達成廣泛合作。
杰瑞綠色資源再生(鄭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省政府引進的重點項目,杰瑞將致力于將該項目打造成為國內鋰電池資源化循環利用領域的首個標桿示范工廠,推動河南乃至全國碳循環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當天,2024新能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論壇同期舉行。據業內相關專家介紹,2023年,國內回收退役動力電池62.3萬噸,預計2025年將達到120萬噸,我國早期投放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也已進入退役爆發期。廢舊鋰離子電池具有環境危害性和資源價值性雙重屬性,因此做好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再利用工作至關重要,將成為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由于廢舊電池回收處理行業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大量企業進入行業發展。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從事電池回收利用的企業超過10萬家,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企業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相對較差,通常采取簡單拆解方式處理電池,不僅難以實現高效回收利用,而且會形成環境污染。
專家建議,國家應加快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標準、回收利用標準、梯次利用設計指南等國家標準的制定,設計出一套關于廢舊動力電池統一的回收利用流程,要求各企業嚴格按照該流程實施。同時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充分發揮回收龍頭企業作用,打造動力電池閉環供應鏈,推動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
“該項目不僅解決了退役鋰電池處理難題,還為鄭州航空港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補上了‘關鍵一環’。”鄭州航空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鄭州航空港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換道領跑新機遇,規劃建設31.4平方公里國際汽車城,以此為空間載體,打造國際一流汽車小鎮。
目前,在產業集聚方面,該區已引進比亞迪、吉利等整車、專用車企業,佛吉亞座椅、法國埃頓等一批核心零部件企業,正形成一批特色產業園區。此外,鄭州航空港周邊還集聚了上汽鄭州、東風日產、鄭州宇通、開封奇瑞等十余家知名企業,覆蓋客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專用車等多品類車型,初步形成了集“研發-制造-配套”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和超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專業認為,對退役鋰電池實現安全、高效回收,解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后顧之憂,電池粉等物質的回收再利用還可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我國對相關原材料的進口依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有機補充,這將讓鄭州航空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電力”更加充足。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