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指導中國未來五年及中長期各方面發展的重要政策文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
《十四五規劃》中強調,未來五年中國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同時面臨新的發展環境,包括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世界經濟、全球化、能源版圖、國際經濟政治格局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并明確中國將面臨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以及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和新挑戰。
相比于《十三五規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不僅包括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綠色生態四個方面,亦新納入了安全保障方面的約束性指標,提出到2025年糧食和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目標。
發展與安全成為了此次五年規劃中的兩條主線。
在此背景下,中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單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的目標,并在構建現代能源體系下提出“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和發展節奏”等能源發展方針及目標。
對此,綠色和平中國總負責人李雁表示——
“盡管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和安全上的考量,中國在《十四五規劃》中依舊保持了低碳轉型上的政策定力。但可以看出,幾個關鍵目標和提法,包括能源強度及碳強度下降目標的數字以及“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和發展節奏”是相對保守的,如僅靠這組目標還不足以起到推動中國能源結構與整個經濟加速低碳轉型的作用。隨著經濟復蘇形勢逐漸明朗,期待在接下來將陸續發布的“十四五”環境保護、能源等各專項規劃、碳達峰規劃等文件中看到更多政策加碼,讓中國實現碳排放達峰的步伐可以邁得更大,并推動全社會低碳生產、綠色消費轉型、利用好實現碳中和的寶貴時間。”
李雁同時強調,實現低碳能源轉型對內既能幫助中國自身降低氣候風險與潛在損失、也與中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方向契合,對外體現著中國對地球生命共同體、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
“中國已經是風電、太陽能光伏的全球領軍者,在非化石能源的堅實基礎之上,下一步應當明確嚴控新增煤電裝機和煤炭消費量,打造更清潔同時也是更經濟和安全的能源結構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
在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兩方面,《十四五規劃》在空氣污染治理、應對氣候變化、構建循環利用體系和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等方面都提出了未來五年的主要政策目標,其中包括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
重點省份與行業的達峰時間表,是中國低碳轉型的題眼。
“重點省份和重點行業如何、何時可以實現碳排放達峰,是中國低碳轉型的關鍵所在。除了推進二氧化碳的減排,中國還需要將氣候風險評估及應對方案納入“十四五”的綜合考慮中。這既有利于緩解氣候變化已經給中國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損失,比如更加頻繁、劇烈的極端天氣事件,同時也可以促進產業規劃的合理布局。”
李雁補充:“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十三五”取得的空氣污染治理進展斐然。《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細顆粒物整體10%的改善目標,凸顯了中國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決心。在“十四五”期間,加強清潔空氣和氣候變化兩個議題間的協同治理以及細顆粒物和臭氧的協同控制將是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抓手,同時也可以為碳達峰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十四五規劃》強調發展綠色產業,發展壯大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能源革命中的引領地位。與此同時,綠色和平也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與行業及早考慮這些產業對多種戰略礦物資源的高需求及其可能帶來的環境負擔,加快建設相關資源循環政策法規體系,推動企業投入循環生產,以保障資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確保低碳發展。”
未來五年,中國將踏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對世界而言這將是在“后疫情”恢復過程中重新定義合作與分工的新時代,與此同時氣候危機加劇的趨勢正在全球各個角落顯現。綠色和平期待并且相信,通過不斷完善與細化政策目標體系,推動行業與地方的實際行動,“十四五”可以成為中國低碳發展進程的加速器,讓中國更快更好的走向碳排放達峰,并推動新一輪的全球氣候行動。綠色和平愿與合作伙伴們協力,為中國的碳達峰做出貢獻。綠色和平與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合作開展的《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下加速推進氣候策略行動研究》項目,正是旨在為各個利益相關方的低碳轉型提供可行的路徑參考、并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的能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