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及淮河流域是我國主要的產煤區域,長期大規模開發造成諸多環境問題。全國兩會期間,九三學社中央提交了《關于推進黃河淮河流域煤炭開采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提案》。
提案指出,煤礦開采區涉及水、大氣、土壤等復合型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應當圍繞地上地下統籌,突出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特點,源頭預防,系統治理。為此,九三學社中央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煤炭開采科學布局和總量控制,有效降低增量。建議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等行業主管部門,結合當前碳達峰等新要求,謀劃全國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戰略和思路,確定煤炭開采總量,科學編制和及時修訂相關礦區規劃,統籌考慮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科學布局煤炭開采區域。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煤炭行業規劃環評管理,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源頭預防作用。地方煤炭行業主管、監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加強煤礦閉礦管理,結合周期性調查評估,對存在安全、環境風險和隱患的地區,制定和實施綜合治理措施。
二是因地制宜開展礦區綜合治理,優先保障原生生態系統。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監局等相關部門,制定全國現有采煤破壞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促進地方和企業做好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積極推進解決礦山歷史遺留環境問題,逐步消除廢棄礦山存量。充分發揮部分地區存在歷史遺留矸石、河流清淤泥沙等廢棄資源優勢,積極推動充填開采、離層注漿等保護性開采技術應用,控制地下水資源破壞和地表沉陷,保護原生地貌生態。已沉陷成湖的礦區,應充分利用新的生態平衡,開展漁業養殖、主題公園、人工濕地等建設,因地制宜發揮礦區生態價值潛力。
三是加強科技攻關,支撐相關政策標準制修訂。圍繞2030年碳達峰目標,研究煤礦開采碳減排貢獻和控制措施,關注瓦斯和矸石緩慢排碳特點,探索“填矸石—降碳排—空土地—護生態”的綠色開采和治理技術。加強“煤礦—礦區—區域”聯合監管,以地下水為載體,建立預警預報系統,結合監測和開采規劃,推進礦區模型化管理。盡快修訂《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等標準,促進礦井水、煤矸石和煤礦瓦斯高效利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