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縣白倉鎮塘代村的貧困戶李果平今年干成了件“大事”,建一座養雞場,村民們可以入股,銷路則完全不用愁,早有公司簽了包銷協議。站在這塊占地約30畝的坡地上,看著散養的湘黃雞和烏骨雞正在啄食,李果平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果不是扶貧工作隊幫忙,這些事想都不敢想。”
李果平所說的“扶貧工作隊”,就是湖南省政協辦公廳駐塘代村幫扶工作隊。這支隊伍于2015年3月進駐,從易地搬遷到產業扶貧,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教育扶貧,塘代村的脫貧道路上從此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工作隊牽線貧困戶辦起了養雞場
幫扶工作隊隊長唐軍介紹說,為了實現產業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隊鼓勵務工返鄉人員創業致富,而李果平就是返鄉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工作隊指導村支兩委引導和發動村民,因地制宜發展土雞、山羊等特色養殖業,運用現代化的手段,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對貧困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目前,李果平牽頭成立的希望養殖合作社已完成一個年養殖規模6萬只養雞場的土地流轉、雞舍修建、雞苗投放育雛工作,并在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與瀏陽河農業產業集團、郴州豐牧土鮮公司簽訂合作包銷協議。合作社7名成員大多都是建檔立卡貧困農戶,李果平算了一筆賬,建場資金50萬元,飼養成本20萬元,只要飼養得當,年出欄商品雞6萬羽,年銷售額200萬元左右,年利潤有40萬到50萬元,合作社的貧困戶們可以一舉摘掉貧困帽子。
此外,工作隊還組織村民與瀏陽河農業產業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由瀏陽河集團按高于當地市場批發價的5%收購農民自種的農產品共19噸,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帶動貧困戶積極擴大養殖規模勤勞致富。
如今,合作社的第一批4000羽成品雞已上市銷售,李果平說,養殖場取名“希望”,是因為這不僅是自己的希望,也是幫扶隊的希望,還是全村的希望。大伙希望多些路子掙錢養家,住上明亮舒適的房子,孩子上學家長不操心費用……這些,正在村民和工作隊一步一步的努力下,逐漸實現。
產業扶貧提升“造血能力”
離希望養殖合作社不到10分鐘車程,便是村里的光伏發電產業項目所在地。唐軍介紹說,在工作隊的積極推動下,塘代村集體光伏發電站成為了全縣首批光伏扶貧項目之一。這個350KW光伏電站扶貧試點項目,已于6月22日正式并網發電,截至11月底,已發電18萬余度,電費收入約19萬余元。預計該項目正常運轉后,全年發電量可達40萬度,每年可為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余元,為村集體經濟增收6萬到7萬元。
村里貧困戶何南國就入股了這一光伏發電產業項目,他算了一筆賬,通過小額貼息貸款的5萬元本金,一年可以分到兩三千元分紅,加上務工的收入,6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我也不懂什么入股、賺錢,但工作隊說這個項目好,我就認準了。”何南國說,今年農歷新年,一家五口人易地搬遷了新房子,工作隊還為家里購置了柜子、冰箱、電視,并幫忙開通了網絡和有線電視,在他眼里,工作隊是“絕對信得過的。”
而在光伏發電產業項目一路之隔,有一塊正在繁忙建設的工地,這里是在省政協辦公廳協調下,由步步高集團捐資100余萬元建設年產量達300噸紅薯粉加工廠。目前已完成前期土地整理、規劃設計、基礎建設、設備采購、安裝調試等工作,計劃于年底前建成投產。項目采取“公司+農戶”形式,發動周邊貧困戶利用閑置土地種植紅薯,加工成紅薯粉后由步步高包銷,建成后,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余元,帶動20余戶貧困戶100余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扶貧絕不是要“獎勵”貧窮,而是要改變貧窮,徹底擺脫貧窮,讓想要走出貧困的人得到幫助,省政協辦公廳駐塘代村幫扶工作隊就是沿著產業扶貧的路子,依據貧困戶的意愿和生產生活習慣,留下了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隊。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