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能快速自發熱的新型鋰離子電池結構,該結構僅在損失很少容量和功率的情況下,就能克服0攝氏度以下的溫度。該研究可用于在極冷溫度下需要高效電池驅動的許多情況。相關成果11月21日發表于《自然》雜志。
鋰離子電池可用于驅動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甚至是電動汽車,但在溫度低于0攝氏度時卻不能很好地工作。雖然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在電池上增加額外的加熱器和保溫材料來解決,但這類解決方案增加了電池的重量和大小,在高海拔無人機等應用中非常不理想。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王朝陽和同事改變了通常情況下鋰離子電池的結構,在其中加入了鎳箔。他們的設計讓電流在低于0攝氏度時改變流向,流過鎳箔,產生熱量。一旦這個熱效應將電池的內部溫度提高到超過0攝氏度時,就會觸動一個開關,使電池回到通常的結構過程。研究人員在演示中將電池從零下30攝氏度加熱到0攝氏度,整個過程只要半分鐘,同時僅消耗5.5%的電量。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