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完成西沙海域5個島礁的燈塔選址,再次宣示了中方主權。在中國南海,油氣資源競爭近年日益激烈,如何維護中國海域油氣勘探權成為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
自上世紀70年代,越南、菲律賓等國利用美國等外部力量的干預,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掠采我南海油氣資源。迄今,我國管轄海域已有1000多口周邊國家的油氣井,我國每年被掠采油氣資源超過5000萬噸油當量,相當于每年丟失一個高峰期的大慶油田,丟失中海油一年的國內油氣產量。
2002年中國與東盟各國簽訂《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各方約定在爭議解決前,不采取使爭議擴大化的行動。但一些國家不但不遵守約定,反而得寸進尺。中方卻受制于此,一些正常勘探開發作業屢受周邊國家干擾阻撓,相關項目開發因此一再擱置。1992年中海油與美國克里斯通公司簽訂的“萬安北-21”開發合同已擱置20多年,至今尚未履行。
從世界油氣工業發展來看,從陸地到海洋、從淺海到深海是必然趨勢。中國陸地和近海、淺海的油氣勘探開發程度較高,發現大型油氣田的可能性越來越低,產量增長潛力有限。而國內需求增速一直較高,導致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未雨綢繆,我們必須盡快尋找新的儲量和產量接替區。南海中南部作為油氣富集區,應作為國家新時期油氣戰略的重點區域。
中國要盡快制定完善我國海洋相關法律法規,整合優化海上執法力量,同時抓緊制定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把南海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和海域勘探權的維護作為重點領域全力推進。
今年5月,“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在西沙中建南區塊開始作業,中國首次進入南海進行油氣勘探,7月,鉆井平臺完成任務后遷移,這一進一出都宣告了同樣的誓言:以強勢姿態進入西沙勘探無可非議,因為主權在我;以勝利姿態移出作業區也合情合理,自己的地盤來也正大去也光明。來有來的打算,去有去的考慮,別人無權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中石油和中海油在西沙成功打井,彰顯中國的石油公司具有獨立進行深水勘探開發的能力,打破爭議區僵局的條件已經具備。國家應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如在注冊資本金、稅收、關稅、金融等方面制定南海開發的優惠政策,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性質的南海風險開發基金,出臺必要的扶持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使南海開發盡快起步,形成規模。
誠然,在“主權在我”的前提下,我們主動開發和自主開發并不排斥與其他國家合作開發或共同開發。特別是在南海中南部油氣富集區,只有合作才能把對手逼回談判桌前,最終實現共同開發。對一些爭議大、敏感度高的區域,可有意識聯合國外石油公司聯合開發。這實現起來固然不易,但中方需要拿出這種姿態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油氣勘探開發作為切入點,推動與臺灣石油企業合作,以此開辟兩岸合作的新領域。(作者彭元正,為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