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國石油:氣化中國 責任在肩

2013-07-23 10:07:35 中國石油報

21世紀是天然氣黃金發展期,這是世界能源界的普遍共識。保障清潔能源供應,是中國石油近年來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國內四大天然氣產區的建成,令中國石油在中國能源版圖上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亞天然氣管道、江蘇LNG接收站及中緬天然氣管道等的相繼建設,為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增加了重要砝碼。中國石油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上施展拳腳,邁出關鍵步伐,讓“奉獻能源、綠色發展”的旗幟更加鮮艷奪目。

中國石油報推出“氣化中國責任在肩”專題,為您梳理中國石油近年在保障天然氣供應方面的重要舉措。

陜京管道——“紅衣衛士”助力藍天計劃

也許你會看到這樣的場景:雨過天晴的北京,天空清澈湛藍,云朵纖塵不染,空氣清新濕潤。市民們爭先將藍天拍照上傳網絡留念。近年來,記憶中常見的美麗天空似乎變成奢侈品。北京能源結構的改善迫在眉睫。

由于北京地處燕山腳下,三面環山的格局對云層的對流與擴散很不利,加之數千年來這里始終以木炭與煤炭為燃料,一到冬季,整個城市都被煤煙霧霾籠罩。到了20世紀90年代,作為首都,北京的燃料結構依然以煤炭為主,煤氣普及率不足0.5%。惡劣的環境不僅影響了城區居民的健康,也給首都形象罩上了一層陰影。

1991年,為了改善北京城市燃料結構和大氣環境質量,推動陜甘寧氣田的開發利用,帶動沿線的經濟發展,中國石油與北京市政府共同決定建設陜京輸氣管道,將長慶氣田的天然氣引入北京。由此,在我國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陜京輸氣管道工程揭開了序幕,一場大規模的管道建設吹響了沖鋒的號角。

陜京一線建設投產后,為了進一步保證首都的平穩供氣,改善大氣環境,開拓天然氣市場,陜京二線、三線、永唐秦輸氣管道,以及華北和大港兩座儲氣庫相繼投產,與西氣東輸管道、秦沈線實現聯網,成為我國天然氣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北京市的“城市供氣生命線”。

這條橫跨陜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的陜京管道自開工之日,就肩負起保障首都及沿線供氣的責任。投產以來,北京管道公司邊建設邊運行,保春節,保兩會,保汛期,保國慶,保冬季大氣量運行的安全平穩。投產16年,共輸送商品氣量1397.1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輸氣605.1億立方米,實現安全生產5856天,每年替代燃煤900多萬噸,減少煤渣近百萬噸,減少煙塵排放8000噸,相當于移走十余座千萬噸煤山、渣山。

由于北京天然氣使用多為民用,冬季用氣量是夏季用氣量的10倍以上,而輸氣管道的輸氣能力全年相對恒定,不能隨著用氣量的變化而改變。為了解決冬、夏季用氣峰谷差過大的矛盾,1999年開始,中國石油陸續在天津、河北建設了大張坨、板876、京58等9座儲氣庫,以保證調峰應急安保時的供氣,平衡管網壓力。它的建設和注氣生產對確保北京、華北地區的安全、穩定用氣具有重大意義。

正是有了這些保障,北京百姓在告別了數百年的木炭和煤炭之后,能夠更加安全、健康地生活。然而,為了滿足用氣需求,堅守在生產一線的陜京管道人像戰士一樣駐守在崗位上。他們說,選擇了陜京,就是選擇了奉獻,即使面對艱難險阻,也要努力前行。面對眾多的交叉工程,他們每日都要對所轄地段進行巡檢和監督。腳上磨起了泡,他們不停歇;炎炎烈日下,他們不停歇;有單位在管道周邊違章施工時,他們耐心與施工方協商,讓對方豎起大拇指。他們已然成為保障城市供氣生命線的“紅衣衛士”。“奉獻陜京,保障首都”的核心價值觀已成為每名陜京管道人的信念。

隨著北京及周邊地區用氣需求的不斷增加,北京管道公司還將陸續投產陜京四線、唐山LNG外輸管道、港清三線等干線管道1900多公里,以及分輸站改造擴建等一批配套工程。預計到2015年,北京市天然氣總消費量達到180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用戶超過500萬戶。屆時,天然氣在北京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4%提升到20%以上,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特約記者韓璐妤)

塔里木油田——“氣龍”為媒梨城飄香

有著塔里木油田生產的天然氣這個“紅娘”,新疆庫爾勒市“氣”開招商門,呈現一派繁忙景象。截至7月10日,新疆庫爾勒經濟開發區入駐各類企業637家。其中,全球知名化工公司世界500強巴斯夫公司、中國化工500強河北誠信公司兩家“百強”企業為庫爾勒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位于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巴州中心城市——庫爾勒市,因盛產香梨而被稱為“梨城”。1998年6月,塔里木油田建成輪南到庫爾勒市輸氣管道,1999年10月正式向庫爾勒市管輸天然氣。近1300戶居民率先用上天然氣,年用氣量由1999年的50萬立方米增長至2012年年底的12.6億立方米,城市環境由此大大改善。

塔里木盆地是塔里木油田油氣勘探的主戰場,是我國油氣資源量超百億噸的三大盆地之一。多年來,塔里木油田堅持“依靠行業主力、依托社會基礎、統籌規劃、共同發展”二十字方針,在推進油氣勘探過程中,積極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先后促成美克化工、瑞興化工等一批企業入駐庫爾勒經濟開發區。

今年,中國化工500強企業——河北誠信有限責任公司看中庫爾勒擁有的天然氣的獨特優勢,拿出45億元巨資,在庫爾勒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新疆康豐化工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精細化學品項目。這個項目的產品主要以天然氣為原料。今后一個時期,河北誠信還計劃在巴州投資200億元至300億元,將在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著力打造國內最大的精細化工生產基地。

“氣”開招商門,“洋媳婦”進家門。5月27日,全球知名化工公司世界500強巴斯夫公司與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柏林簽署合作協議,確定在庫爾勒市成立兩家合資公司,生產丁二醇和聚四氫呋喃產品。

兩個“百強“企業為梨城踏上“黃金大道”新添了幾分“靈氣”。庫爾勒最新分析數據顯示,庫爾勒經濟總量每上一個臺階,石油工業占GDP比重上升一成。也就是說,石油石化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庫爾勒的GDP就能增長0.4至0.6個百分點,石油工業成為支持庫爾勒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增長點。

作為國家級開發區,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以及塔里木油田“大勘探”形勢,采取加大招商力度、有效利用國債項目等措施,積極推動城市和城鎮天然氣管網建設,不斷推進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大手筆打造“工業強市”,將天然氣資源優勢作為“梧桐樹”,吸引東部有實力的“鳳凰”落枝頭。當前,開發區已初步形成天然氣精細化工、棉紡化纖、石油裝備及制造業等六大主導產業體系,聚集了美克精細化工、富麗達粘膠纖維、塔里木大化肥、瑞興化工等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累計入駐各類企業637家,其中工業企業191家。

隨著庫爾勒市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石化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天然氣的需求量節節攀升。今年1月至6月,塔里木油田向庫爾勒及周邊輸出工業用氣12.9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5.89億立方米,為進駐庫爾勒“俏媳婦”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記者蘇華通訊員龍江)

西氣東輸——浦江映照美麗大上海

上海人用煤氣,在國內是最早的。

1865年11月1日,英商開辦的我國第一家煤氣廠———自來火房正式投產。上海街頭首次出現了煤氣路燈。而后,煤氣的用途漸漸從照明轉向熱源。

2003年國慶節,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管道靖邊至上海段通氣。上海燃氣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

西氣東輸工程正式向上海供氣后,由于人工煤氣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高能耗,沒有發揮出煤炭的最大潛能,加之其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人工煤氣作為二次能源被逐漸替代。

由于實施以氣代煤、優化消費結構的舉措,上海市對天然氣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天然氣在上海的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天然氣發電、天然氣空調和分布式供能系統已逐步得到運用,漕涇熱電廠、奉賢電廠相繼采用天然氣作為能源進行發電,使傳統的煤炭發電“告老還鄉”。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天然氣燒火做飯、沐浴洗澡外,天然氣供能的壁爐、烘干機、地熱采暖系統也進入了普通市民家庭,更加省時、省力。

西氣東輸管道源源不斷地向上海市輸送清潔能源。2003年輸氣量僅為153萬立方米,到2004年躍至4.94億立方米。隨后從2005年的12.69億立方米、2006年的18.03億立方米、2007年的22.67億立方米一直升至2008年的25.36億立方米。2009年和2010年,西氣東輸管道向上海供氣量維持在24億立方米左右,而2011年、2012年的年用量高達28億立方米。

2012年6月30日,西氣東輸二線通過南昌至上海支干線開始正式向上海供氣,為上海市安全平穩供氣再添新氣源。加上西氣東輸一線近十年的穩定供氣,上海的“底氣”更足了。

被稱為“東方明珠”的上海,10年前,只有在遠郊區才能享受到藍天白云的宜人環境。如今,在上海中心城區的幾乎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享受跟遠郊區一樣的藍天白云了。近年來,上海的空氣質量一年一個臺階,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藍天白云已不再是奢侈的夢想。即使按照國際標準,上海也已經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清潔城市。

今年,上海市天然氣使用量將超過70億立方米,其中一半來自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西氣東輸的優質高效天然氣,將化作藍色火焰,惠澤千家萬戶,為建設“美麗上海”提供清潔動力。(記者楚海虹)

東北老工業基地吉林——“綠色先鋒”描繪生態藍圖

截至7月18日,吉林油田氣井總數達到256口,“氣勢”隨之見漲。作為“氣化吉林”的主氣源地,6月初,吉林油田松原采氣廠今年累計產量突破10億立方米,比往年足足提前了33天。

天然氣是助推松原市發展的新引擎。從這座新興石化城到省會城市長春,一條“氣化吉林”的綠色路徑,以松原為中心,逐漸向周邊大中城市輻射,全省氣化之勢迅猛,勇挑重任的吉林油田化身“綠色先鋒”,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

近兩年來,吉林油田攻關深層致密氣等開發難題,在水平井加體積壓裂、小井眼鉆井等技術上不斷獲得新突破,促進了難采儲量的有效動用。

6月14日,吉林油田在儲層平均滲透率僅0.05毫達西的英臺營二段致密氣藏開展水平井先導試驗,部署的龍深3平2井實鉆水平段達到1867米,使得長水平段氣井高效開發獲得新突破。

除了發展民用氣和工業用氣業務以外,如何把天然氣業務不斷拓展延伸、持續做精做強?吉林油田發揮后發優勢,使其LNG業務從無到有,并將其推向發展快車道。

從牽手昆侖能源到去華油華港燃氣集團學習,從營造良好外部發展環境到整合培訓內部隊伍,吉林油田相關領導為發展LNG業務奔波辛勞。

一項項意向性意見落實到合同協議上,又從書面走上現實。

去年5月,吉林吉港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9月,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正式奠基。今年年初以來,首期年產50萬噸LNG工廠開工建設,德惠日產100萬噸LNG項目正在審批,松原LNG應用示范城、大慶鉆探鉆井動力氣化、吉林油田車輛“油改氣”項目有序推進,上半年已開發LNG車194輛,投產加注站3座,銷售LNG2100噸。

實施“氣化吉林”惠民工程后,到2015年,吉林省氣化率(使用燃氣的城市非農業人口數與城市非農業人口總數之比)將由現在的16%提高到60%,氣化人口達到1000萬;吉林油田將積極推進CNG、LNG汽車產業發展,不斷擴大民用和工業用氣戶占用量,讓絕大多數城鎮居民告別薪柴和煤炭燃用時代。

吉林省天然氣消費也因此得到較快增長。2005年使用天然氣1.22億立方米,到2010年已經發展到17.45億立方米,占能源消費的2.84%。到2015年,全省天然氣用量將達到87億立方米,當年可代替標準煤115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349萬噸。讓城市的天空更加湛藍,吉林油田將大有作為。(記者李延平)

珠江三角洲——西來“福氣”澤粵港

在廣東深圳附近海域的一個小島上,有一座寫著“福氣”的石碑。這是中國石油唯一一個建在海島上的輸氣站——大鏟島站。它將祖國大陸與香港緊緊相連。

2011年6月30日,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由西氣東輸二線順利抵達珠三角這方熱土。2012年12月19日,西二線的天然氣抵達香港。西氣東輸天然氣到達香港有效緩解了香港用氣緊張的局面,減少污染物排放,為推進粵港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的建設發揮積極作用。截至今年7月20日,西二線已向廣東省累計供氣17.39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在廣東地區共設韶關、廣州、東莞、求雨嶺、大鏟島、香港龍虎灘、清遠、肇慶8個分輸站,由廣東管理處負責管理。工業用戶包括深圳燃氣、東莞新奧燃氣、虎門電廠等13家。

“西氣東輸天然氣去年7月向東莞分輸后,已累計供應天然氣5.35億立方米,與重油相比,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3萬噸,節煤160萬噸。西氣東輸天然氣作為清潔、安全、高效的綠色能源進入東莞,大大改善了東莞空氣質量,改善了人民生活環境。”東莞新奧燃氣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僅以廣東東莞為例。截至目前,東莞已使用天然氣的工商業用戶1400余家,天然氣汽車超過8000輛。東莞市新建樓盤實現百分之百接駁使用天然氣,一大批實力雄厚的工商業用戶及中央燃氣空調、電廠先后接駁使用天然氣。而隨著東莞市天然氣高壓管網二期工程的建設,將會有更多的天然氣通過城市燃氣管網輸送至千家萬戶。

天然氣的大規模利用也在廣東省空氣質量改善、節能減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深圳市燃氣集團員工告訴記者,西氣東輸天然氣到達深圳后,鈺湖、寶昌等電廠已順利完成機組改造,開始使用清潔的天然氣進行發電。同時積極開展“PM2.5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力爭在201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現有600多臺柴油鍋爐“油改氣”工作。通過大力發展燃氣電廠、鍋爐“油改氣”等,優化深圳大氣環境質量,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

西氣東輸天然氣在廣東的廣泛應用,使珠三角地區迎來了天然氣清潔能源時代。這對于促進廣東珠三角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打造宜居生態城市、構建和諧幸福家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約記者于聰)

加快步伐奉獻清潔能源

中國古代哲學名著《易經》中有“上火下澤”、“澤中有火”的記載,描述了天然氣在湖沼水面上溢出氣苗的奇妙景象。人類利用天然氣的歷史已有千年。

時光流轉至21世紀,天然氣迎來了黃金發展期。二氧化碳加氫合成天然氣成為現實。在“和平與發展”的世界主題下,清潔、安全、高效的天然氣為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又增添了強大動力。

天然氣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也令世界能源市場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天然氣已成為國家重要戰略物資。世界各國圍繞天然氣的爭奪和博弈也愈加白熱化。對中國來說,這樣的形勢是個極大的挑戰。

保障油氣供應,是能源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對于國有大型骨干企業的中國石油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氣化中國,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而且是中國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臺階的央企責任,是“鐵肩擔道義”的雄心壯志。事實上,中國石油也正是這樣踐行著自己的職責與承諾。

過去十年,中國石油在國內相繼建成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達木盆地四大重要產地,天然氣產量從2007年的542.5億立方米增至2011年的756.2億立方米。圍繞北京,中國石油構筑起8個氣源供氣的保障體系,形成陜京一線、陜京二線、陜京三線和大港儲氣庫群的輸氣格局。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石油天然氣業務同樣發展迅猛。2009年12月,中亞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2012年10月,中亞天然氣管道A/B線全線每年300億立方米設計輸氣能力建設全部完成。這條與西氣東輸二線銜接的天然氣大動脈,將來自中亞的天然氣帶入中國,讓中國人民享受到“藍金”帶來的巨大變化。

2011年5月,來自卡塔爾的大型LNG船平穩??吭诮KLNG接收站,打破了國內LNG項目由國外EPC總承包商壟斷的局面。

緬甸時間今年7月15日,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投入運行,進入試運行階段。這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動力,惠及十幾萬用戶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僅為4.03%,遠低于全球23.8%的消費比例。因此,中國石油將更加堅定地加快進軍天然氣領域的步伐。保障清潔能源供應,氣化中國,中國石油責任在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