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俄之間制裁與反制裁斗爭的進一步升級,十分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不得不開始做最壞的打算:假如俄羅斯不再供氣,德國該怎么辦?毋庸置疑,德國將面臨一系列難題,例如生活將受嚴重影響,經濟可能因此出現衰退,下一個冬天實施天然氣配給將不可避免等等。短時間內這些問題很難解決,但長遠來看,無論未來與俄羅斯的關系如何發展,德國都已下定決心開拓新的能源進口途徑,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并期望在熬過幾個艱難的冬天之后實現真正的能源自主。
近日,在對俄羅斯實施一系列經濟制裁之后,考慮到俄羅斯可能的反制措施,德國聯邦經濟部發布了《能源安全進展報告》。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特別談到,德國正在迅速減少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依賴,并在石油和煤炭方面取得明顯進展。預計今年年中,德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可以減半,到年底可獨立于俄羅斯石油。未來幾周,德國對俄羅斯煤炭的依賴將從50%下降到25%左右。到秋天,德國將有可能獨立于俄羅斯硬煤。
但天然氣方面,要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仍然十分困難。哈貝克強調,目前不可能對俄羅斯天然氣實施禁運。近幾個月來,德國通過其他途徑購買的天然氣,已經把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降至40%。通過節省天然氣消耗,包括用燃煤電廠取代燃氣電廠等,可以“到年底將俄羅斯的天然氣份額減少到30%左右”。但至少到2024年年中,德國才有可能將俄羅斯天然氣的消費量減少到10%左右,即“在很大程度上獨立于”俄羅斯天然氣。
在上周舉行的歐盟峰會中,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鑒于一些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和煤炭,歐盟有意識地決定不將其納入制裁方案。立即停止俄羅斯天然氣進口“意味著我們的國家和整個歐洲將陷入衰退,數十萬個工作崗位將面臨風險,整個工業部門都會被淘汰”。正因如此,經過非常激烈的討論,歐盟仍未就能源領域的對俄制裁達成一致,僅同意聯手購買和儲存天然氣,以在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同時,保護歐洲免受能源成本不斷上升的威脅。
3月28日,德國政府發言人赫伯施特萊特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表示,德方不支持在當前條件下抵制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德國政府并不認為,德國經濟會在類似抵制中獲勝,該舉措會“產生帶來大規模失業的重大經濟影響”。此前,德國經濟研究所負責人邁克爾·胡瑟也警告,如果抵制俄羅斯天然氣,可能會有250萬到400萬個工作崗位面臨風險。美國經濟學家巴赫曼相對樂觀,但也指出此舉可能導致德國經濟出現3%—4%的衰退。
但就在同一天,經濟部部長哈貝克在結束7國集團能源部長視頻會議后表示,7國集團成員國拒絕俄羅斯提出的以盧布支付天然氣購買費用的要求。俄羅斯則明確回應,如果不友好國家拒絕用盧布支付購買費用,俄羅斯將不會免費供應天然氣。因此,夾在中間的德國政府,猶如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一方面不得不繼續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另一方面又受制于美國為首的G7,不允許用盧布來支付。這意味著原本要到秋季才會出現的天然氣供應緊急情況,有可能很快就變為現實。這對通貨膨脹已超過5%的德國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鑒于形勢越來越嚴峻,負責管理天然氣管網的德國聯邦網絡局緊急更新了一份名為《德國天然氣應急計劃》的文件,這份指南上次更新是在2019年9月。該文件規定了當出現供應瓶頸時德國如何分配天然氣。例如開始先暫停與民生無關的工業天然氣消費。鋼鐵、化工、水泥、玻璃、陶瓷或造紙行業等天然氣需求大戶都將面臨停產的威脅。接下來是淘汰對于電力供應安全不是絕對必要的燃氣發電廠。最后,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對所謂的“受保護的最終消費者”關閉燃氣,這時才涉及私人家庭或醫院等社會機構的供暖。
目前為止,聯邦經濟部認為沒有必要觸發預警,因為還沒有出現供應短缺。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應急預案主要是針對天然氣供應僅在有限的時間或某些地區被切斷的情況而設計的。如果最重要的供應商突然完全停止供氣,顯然將無限期地持續并影響整個國家。因此,德國政府還得制定統一且合法的標準,然后根據這些標準對各個經濟部門和行業進行優先排序。核心考慮因素之一是哪些部門具有系統重要性,以便能夠維持生活中最重要的領域。由于德國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政府主導的配給制很可能會引發大量針對具體斷供措施的訴訟。
在應對天然氣危機的具體措施方面,聯邦經濟部已提出草案,長遠計劃是投入巨資加速德國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到2035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給并放棄化石燃料的目標。短期內,為了彌補能源供給差距,德國一方面將加快液化天然氣接收港口的建設,與歐盟成員國一起購買更多的液化天然氣,并將天然氣的儲存量增加20億立方米;另一方面,德國將考慮延長原計劃淘汰的燃煤電廠和核電站的使用期限。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會考慮重啟2021年底剛剛停運的3座核電站。
對于德國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可以接收液化天然氣的港口,而新建這樣的設施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朔爾茨解釋說,人們不能只計算世界市場上有多少石油和天然氣,還必須了解如何將其運送到德國。即便今年美國能向歐盟交付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相當于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1/10,對德國而言也只是望梅止渴。巴赫曼表示,對于歐洲而言,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不會再回來了。當德國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全面投入運營,歐洲的天然氣網絡得到更好的發展時,這場危機才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