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碳中和的愿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車如何更好地實現市場化?相關政府部門及企業如何協同推動實現碳中和?在近日舉辦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與會人員聚焦“全面推進市場化、加速跨產業融合、攜手實現碳中和”主題展開研討。
“綠色低碳和加快電動化轉型是汽車產業邁向碳中和的主要路徑。要共同構建良好產業發展環境,突破發展瓶頸,加強跨界協同,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指出。
全面市場化突破拐點已至
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全球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20萬輛,其中中國銷量達到136.7萬輛,占新車銷量的5.4%。截至2020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輛,中國占比50%以上。
“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快速提升,特別是在以歐盟、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新能源汽車迎來全面市場化突破拐點。”萬鋼表示。
萬鋼指出,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從1%提高至10%,“增速加快表明用戶需求將是牽引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更多依靠市場驅動的階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在國家政策支持引導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呈現出市場規模和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勢頭,產銷規模再創新高、中國品牌蓬勃發展、技術創新取得新進展、國際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影響不斷加深,跨界協同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車能融合”“車路協同”“車網互聯”聚合賦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亟須攻克技術瓶頸
新能源汽車繁榮市場背后依然存在隱憂。整車低溫性能受限、高溫性能問題頻發、燃料電池供氫以及系統和成本問題等技術瓶頸需要攻克。
辛國斌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新的挑戰,產業自身存在短板,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過高,安全可靠性、低溫實用性、使用便利性仍然有待提升;此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渠道不夠暢通,電動車關鍵部件動力電池面臨鋰鈷鎳等礦產資源保障和價格上漲壓力。
大會舉辦期間發布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呼吁,各方需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共同應對動力電池和車規級芯片的研發、生產、供應和資源短缺等挑戰。
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強調,當前努力實現碳中和已經成為國際共識,汽車產業碳中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以系統思維、協同方式推動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節能減排。
“要把大力發展動力電池技術作為實現車能協同的主攻方向,以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帶動綠色氫能應用與能源變革,堅持智能化發展方向不動搖,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動能。”相里斌表示。
加強全產業鏈協同合作
推動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低碳發展是當前的大課題。“市場對于零排放車輛有著巨大的需求,我們已經準備好抓住這個機遇。加快交通領域轉型非常重要,必須依靠交通、能源、智能電網運營商一起做出更大的努力,進行無縫的國際合作和經驗分享。”對綠色出行的未來,清潔能源部長級合作機制秘書處主任丹·多納表示期待。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表示,市場用戶的選擇是實現碳中和愿景的長期決定力量。上汽集團的減排工作將以產品端為核心,加快向生產端和使用端延伸,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發展。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希望,產業部門推動達成共識,確定清晰的產業鏈減排目標;形成合作聯盟,共同推動綠色產業鏈;國家政策支持加快產業鏈碳中和步伐。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辛保安介紹,國家電網將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推進車網雙向互動、充換電設施、分布式儲能等標準體系制修訂。
針對汽車產業邁向碳中和,萬鋼提出建議:首先,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能源供給、材料供應、生產制造、交通出行等領域碳中和技術聯合研究與學術交流;其次,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關鍵材料回收利用,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完善與發展;再次,探索整車、重點零部件產品低碳認證標準國際互認,推動汽車產品碳排放信息的互聯互通;最后,建立全球汽車產業在低碳管理政策等領域的合作對話機制,形成以公平為原則、協同為核心的國際汽車貿易低碳管理機制。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