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多晶硅五雄演義,誰是最后的王者

2021-09-01 08:06:49 光伏新觀察

多晶硅價格今年一騎絕塵,讓“擁硅為王”成為2021年光伏行業中當之無愧的熱詞。

從年初的8萬元/噸,短短半年,多晶硅價格猛漲到7月份最高的22萬元/噸,超出了絕大多數市場人士此前的預期。

但多晶硅今年上半年爆發后的輝煌,卻不能掩蓋過去十年大批企業倒在這一賽道上的慘烈。

長達十年多晶硅市場淘汰賽 已經幾乎對整個市場進行了出清

大浪淘沙后,多晶硅市場截止目前前十大生產企業已占據了98%左右的產能,市場大格局已經奠定。

從多晶硅現在的生產成本與高昂的市場價格來看,這是門“好生意”。

在預期中的高額利潤誘惑下,今年宣布要進軍多晶硅行業的“新玩家”不在少數:寶豐能源規劃60萬噸產能,分兩期進行,青海麗豪規劃20萬噸產能,分三期進行;江蘇潤陽規劃10萬噸,新疆晶諾規劃10萬噸.......

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下,高利潤行業必然會引來眾多新的逐利資本。

未來,火爆并且已充滿新變數的多晶硅賽道,會出現既有龍頭企業強者恒強?還是新進玩家彎道超車?

01 “隱秘”的多晶硅:高風險、高門檻、長周期行業

在研討多晶硅賽道未來誰會勝出前,或許可以先探討一下多晶硅生產企業凈利率要達到多少才算合理?

筆者曾與多晶硅行業內中一位大佬面對面交流。

在回答硅料生產企業凈利率多少才算合理這個問題時,這位大佬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至少要20%以上”。

對于對比現在很多行業,20%以上凈利率是一個明顯偏高的數值。

大佬給出的理由很明確也很充分。

首先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多晶硅是承擔了風險最高的一個生產環節。

多晶硅生產本質上仍是屬于大化工行業。

從行業過去十多年的歷史看,目前還沒有一家多晶硅生產企業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

例如去年瓦克、協鑫等知名企業都未幸免……

多晶硅作為化工生產企業,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首先對設備的檢修及重啟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其次,安全事故后帶來的時間成本。

比如2017年,瓦克美國田納西州多晶硅工廠爆炸,就一度導致企業停工時間超過8個月。

最重要的是“人命關天”。去年瓦克多晶硅工廠爆炸造成了一死四傷,對生產企業和受難者家屬都是一場大的災難。

多晶硅生產企業潛在的高風險,也讓上游硅料生產在產業鏈中,有比硅片、電池和組件等環節謀取更高利潤的理由。

同時,多晶硅生產還是光伏產業鏈中擴產周期最慢、彈性最小的一個生產環節。

從行業規律來看,一個多晶硅項目從立項到投產,平均需要的時間周期長達15-18個月,并且產能爬坡平均還需要3-6個月的時間周期。這意味著一個多晶硅項目等完全滿產,足足需要接近兩年的時間。

在長達近兩年的時間里,多晶硅都可能會面臨沒有現金回流、價格波動大等巨大風險。與此相對應,產業鏈中硅片環節只需要14個月的生產周期,電池環節周期更只需要12個月,組件生產周期的彈性就更大了。

無論是從化工生產風險因素,還是更長的生產周期,硅料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都有理由分配更多的利潤。

另外,在當前愈加嚴格的能耗雙控的大環境下,具備低電價優勢的新疆、云南、內蒙、四川等能源區域,較高的準入政策門檻也在限制新增硅料產能的進入,這同樣將加大硅料生產環節新進入者的生存難度和生產成本。

02 多晶硅賽道的決賽圈:五大選手爭雄

討論誰是多晶硅賽道真正的王者前,首先要對每一家多晶硅廠商致敬。

如果不是多年來眾多多晶硅企業前仆后繼地在這個行業里默默耕耘,堅持不懈,多晶硅的生產成本不可能有過去十年大幅下降90%以上的奇跡。

活著和退出市場的企業都是這個行業的英雄。

但現實殘酷的市場競爭下,真正能登上多晶硅“王座”的企業只能有一家。就像奧運會每個比賽項目,最后金牌的得主只有一家參賽選手一樣。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過去十年,多晶硅企業整體上可以說都是苦過來的,熬到現在才有了今天市場厚積薄發的光鮮。

多晶硅賽道的“決賽圈”參與者目前可以說由5家企業組成,分別是四川永祥、新疆大全、保利協鑫、新特能源和東方希望。整體市場占據份額已超過80%。

這5家企業目前都是年產能在5萬噸以上的國內多晶硅企業。

如果說田徑之王,“百米飛人”大戰比拼的是速度,那么在多晶硅賽道上比拼的就是產能、擴產速度、成本管控、產品品質以及獲取訂單方面的綜合能力,甚至還有對技術的know-how等維度。

可以說,多晶硅賽道上最后的“王者”,一定要在多個方面勝出,才能配得上 “王者”的桂冠。

首先來說說保利協鑫

在多晶硅前五強選手中,保利協鑫可以說是一個神秘的“混血兒”。

保利協鑫目前同時擁有1萬噸的顆粒硅產能和8萬噸的改良西門子法產能,單晶占比92%(興業證券研報)。

未來在顆粒硅與上機數控聯姻,計劃擴產超過30萬噸,保利協鑫是目前唯一在顆粒硅技術路線上下了重注的多晶硅企業。

協鑫的現有產能和規劃產能分布在江蘇徐州、新疆、內蒙和四川樂山,產能分布區域比較多元,且都是電價有比較優勢的地方。

從光伏業協會公布產量數據看,協鑫去年顆粒硅的產量僅有4000噸,西門子法多晶硅產量7.1萬噸,綜合產能利用率達到83%。

為什么說保利協鑫是個神秘的賽道選手呢,截止目前,協鑫2020年的年報至今尚未公開披露。所以現在找不到協鑫最新的生產成本數據。

據行業相關人士評價,目前協鑫的生產成本對比其它幾家大廠并沒有太大的成本優勢。

根據前面的分析,未來較長時間里顆粒硅替代西門子法成為主流技術的可能性很小。

曾經登上多晶硅“王者寶座”的協鑫,目前無法繼續保持這一榮譽。

東方希望是2013年才進入多晶硅行業的“新秀”

東方希望目前產能6萬噸,主要分布在新疆昌吉,單晶占比75%(興業證券研報)。

2020年,東方希望產量達到4萬噸。2022年有望新增產能3萬噸,總產能將達到9萬噸(光伏行業協會數據)。

雖然東方希望“資歷”看起來比較淺,但眾所周知,它在電解鋁行業里的成功足以讓它有底氣殺入多晶硅這片“紅海”。

因為東方希望目前并不是公開上市公司,并沒有可靠的公開生產成本數據供外界參考。

外界評價也許是在項目設計上走了些彎路,東方希望目前的產能總是拉不滿。

從側面上看,這也許是個經驗的問題。

多晶硅生產基地一旦開建,設備一旦進場,就很難有回頭的機會。

后期哪怕再通過技改彌補不足,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在多晶硅賽道上彈性和容錯率非常低。

行業內時常有人拿東方希望的例子來說明多晶硅門檻很高,的確多晶硅的生產流程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簡單。

哪怕如東方希望已經是很優秀的企業,但仍然還需要時間來打磨“內功”。

當然東方希望也有它不可忽略的優勢,比如25萬噸的金屬硅產能以及自備電廠。

整體上看,東方希望的“天賦上限”很高。

今年5月,東方希望與寧夏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一期以25萬噸/年多晶硅為主體,配套建設20萬噸/年工業硅、電子級高純晶硅等項目,預計總投資300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值可達300億元,項目總體規劃為40萬噸多晶硅。

雖然東方希望目前沒法“稱王”,但無疑是多晶硅賽道上的一匹“黑馬”。

第三個登場的選手新特能源

目前新特已在新疆證監局輔導備案,聘請了廣發、信永中和、國浩“三駕馬車”為IPO保駕護航。

8月12日,新特能源在港股市場剛完成10.17億港元的增發,用于內蒙古10萬噸的多晶硅項目。

新特的實力不容小覷。作為特變電工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多晶硅產能已達到7.2萬噸。根據新特能源最新的半年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有望投產3.4萬噸新產能,另外內蒙古10萬噸產能有望明年年底釋放,屆時,新特能源總產能將在2022年超過20萬噸。

新特能源內蒙的10萬噸完全釋放可能要等到2023年,目前單晶占比90%(興業證券研報)。

天風國際4月發布的研報里顯示,新特能源2020年的生產成本在4.86萬元/噸。

但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多晶硅銷量3.54萬噸,多晶硅板塊收入35.32億元,毛利15.89億元。

以此估算,新特一季度的全成本快接近5.5萬元/噸了,顯然和去年的水平相比,成本在不降反增。

新特的管理層給出了解釋,“上半年多晶硅訂單執行量比較高,冷氫化供應量不夠,導致老產能產量不足,包括還有電網限電等原因。”

解釋似乎是合情合理。但也可以看出新特的成本管控還有待加強。

從目前下游獲取訂單的能力來看,新特手握隆基、晶澳、上機和高景的長單。

內蒙10萬噸的項目也是和晶科、晶澳聯姻,未來幾年正常情況下新特并不愁銷量。

整體來看新特擴產的節奏,獲取訂單的能力以及生產成本等幾個維度上,在多晶硅賽道第一梯隊里,新特可以稱得上是中規中矩。

最后壓軸出場的是通威和大全

可以說這兩家多晶硅賽道上的選手是最有“冠軍相”的兩家企業。

通威和大全被認為目前多晶硅行業里公認成本管控最好的兩家企業,而且也是多晶硅賽道里中目前僅有兩家市值突破1000億大關的企業。通威目前市值突破2500億大關,大全在1000億—2000億之間。

首先來對比一下兩家企業的基本情況:

 

在簽約方面,從光伏業協會整理的數據來看,通威有隆基,天合,晶科,中環的長單,大全也有上機,晶澳,天合的長單。

今年以來市場硅料供不應求,作為頭部多晶硅企業連庫存都沒有,產品不缺銷路。

整體上2020年兩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都超過了100%。從擴產角度看,通威樂山二期5萬噸和保山一期5萬噸預計在今年年底投產,明年產能全面釋放。包頭二期5萬噸預計在明年下半年投產。

大全能源3.5萬噸項目預計在今年年底投產,明年產能全面釋放。

從長遠的產能規劃來看,7月份通威公告了未來將在樂山新增投資20萬噸多晶硅,項目分兩期各10萬噸進行,一期預計2022年年底投產。

大全也在最新的電話會里提到,爭取未來3年的產能年均增長率為50%,2024年達到27萬噸。但目前還沒看到大全具體新項目的選址。

這里有個細節,通威明年要投出來的項目都是5萬噸級別,甚至未來已經準備邁向10萬噸級別。而大全明年新增產能是3.5萬噸級別的,跟通威包頭一期的規模類似。

多晶硅項目的產能設計非常嚴謹,產能越大對應的生產風險越高,并且對設備的控制難度越高。

從整體調查數據看,通威是目前國內多晶硅行業第一個上5萬噸產能的,并且產能利用率一直保持領先。

如果以這個邏輯出發,通威對于技術的know-how稱得上是目前國內多晶硅企業的標桿。

有意思的是,甚至今年宣布要新進入多晶硅行業的青海麗豪和潤陽也宣布每期先上的5萬噸的產能。

接著看評價多晶硅賽道選手的重頭戲,關于通威和大全的生產成本。

根據廣發證券7月的研報,在硅耗方面,兩家現有產能的差距不是很大。

但在綜合電耗方面,通威明顯更勝一籌。

大全最新的電話會議上,負責人提到大全目前的平均電耗61Kwh/Kg-Si,而通威在之前對外的交流中提到目前的平均電耗是55Kwh/Kg-Si。相當于大全明年的電耗目標通威在今年就實現了。

根據筆者了解的情況來看,通威在冷氫化轉換效率和還原效率上都比大全高一點。

另外,在蒸汽的使用量上,通威比大全少。而大全的電價成本比通威略有優勢,但這種優勢在未來也許會越來越小。原因在于大全產能的分布太單一,都在新疆。

而新疆主要以火電為主,并不是清潔能源。未來碳足跡追蹤可能會帶來新的“隱形”的成本,這取決于未來政策的導向。

目前通威僅有包頭的部分產能能源來源是火電,其余的主要產能都在水電資源豐富的四川,云南區域。

近期,兩家企業最新的半年報也公開披露。

通威2021年上半年的平均生產成本只有3.65萬元/噸,而大全2021年上半年的平均生產成本達到了4.15萬元/噸。兩家企業在生產成本上的差距,從2020年的8%左右進一步拉大到接近14%。

巧合的是,硅片環節兩巨頭隆基和中環在拉棒和切片環節的效益成本差也是10%-15%。

如果說多晶硅賽道上堪稱優秀的大全跟通威綜合對比都沒有優勢的話,那上述其他幾家企業的差距更明顯。

 
 

從產能,擴產速度,成本管控,單晶占比,獲取訂單的能力,以及對技術的know-how來看,通威可以稱得上是真正名副其實的“六邊形戰士”。

特別是在以降本增效為主旋律的多晶硅賽道上,通威已經做到了極致。

通威每噸不到4萬元的生產成本數據,是其他企業難以達到的。

多晶硅賽道的王者非通威莫屬。

 

03 尾聲:預判多晶硅價格未來走勢

如果關注光伏產業的人有十個人關注多晶硅生產環節,那么十個人估計都會問未來硅料價格走勢。

雖然這不是本篇文章討論的重點,但還是想匯集一些市場上的主流觀點供讀者參考。

從目前供需關系上看,硅料價格也許短期會有所回調或者震蕩,但未來較長時間不可能再回落到去年的低迷狀態。

市場已經清晰的展現出硅料下游的硅片擴產的“瘋狂”。今年下半年高景、京運通、上機都會有新產能出來,硅料的下游硅片屆時肯定會“熱鬧非凡”。

而今年下半年根本沒有硅料的新增產能釋放,通威的兩個5萬噸項目和大全的3.5噸項目今年年底前都還在爬坡。興業證券的研報也顯示未來兩年,硅料的名義產能仍將是光伏產業鏈最少的擴產。

 

從行業專業人士預判來看,明年硅料的價格可能會運行在9-18萬元/噸的價格區間。

大全近期在硅料形勢解讀會議上也反復強調,明年硅料產能還是存在不足,終端需求對于硅料產能影響不大。而硅料景氣周期的下行不可能在在2022年出現,大概率是在2024年。

同時,目前分析師們對于明年的硅料價格仍比較樂觀。畢竟誰也沒預料到今年硅料價格會突破20萬元大關。

俗話說神仙難斷寸玉,多晶硅未來的價格判斷充滿挑戰,但預計未來一年硅料價格仍在高位寬幅震蕩的趨勢被目前市場所公認。

多晶硅的“江湖”從來都不落寞,“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佳話仍在傳承。

在國家“雙碳”新戰略下,光伏“大時代”已然來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斗,中國多晶硅企業已經整體崛起,在行業領域已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展望未來,中國多晶硅企業有望繼續書寫傳奇,為人類清潔能源革命持續作出重大貢獻。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多晶硅,硅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