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組織編制的《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下稱《辦法》),日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近年來,我國油氣行業快速發展,上、下游市場主體多元化正在形成,各方對于深化油氣領域市場化改革的意愿日益強烈、對公平開放的訴求越來越多。同時,我國正在全力推動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天然氣管網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平開放被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開放進展緩慢
“早在2014年,國家能源局、發改委等已經頒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油氣管道、LNG接收站、地下儲氣庫等基礎設施公平開放,以配合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的總體進展。”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高級經濟師徐博說。
2014年2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不久之后,發改委發布了《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并自2014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
2014年8月,中石油向第三方用戶公平開放使用江蘇LNG接收站的富余能力。在國內首次成功利用卸船窗口期,接卸了由上海申能集團采購的首船第三方LNG現貨5.8萬噸,并以“液來液走”的銷售模式,通過槽車外運LNG。
2016年開始,中海油開始嘗試將旗下天津LNG接收站向第三方開放,但與客戶多次協商,最終沒有達成一項代理進口。
“雖然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公平開放推進了有5年,但總體開放程度非常有限,進展比較緩慢。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國油氣行業上游主體比較少,需求基礎不足,同時上中下游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也抑制了開放動力。”北京燃氣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白俊說。
白俊分析指出,上游是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我國金融市場不發達,一般企業并不具備進入的條件。雖然近幾年有一些地方企業和民營企業進入上游,但上游市場主體還是明顯不足,勘探開發投入不足,取得成果的就少之更少。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國基礎設施不足,包括管道、儲氣庫、LNG接收站都不足。在優先滿足現有用戶使用的前提下,并沒有多少剩余能力向第三方開放。”白俊說,“在基礎設施不足的情況下,對第三方開放將是十分有限。從這個角度講也應該加快改革,促進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建設,促使開放有更好的基礎條件。”
以天然氣改革相對成功的美國為例,上游公司成千上萬,中游有200多家運營公司,下游有1300多家地方分銷/配氣公司。因此,供需主體充分多元化,不但實現了氣與氣之間的競爭,還實現了管道與管道之間的競爭,既有開放的需求基礎,也有開放的供給條件。
《辦法》有亮點
“過去5年雖然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公平開放推進緩慢,但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幾大石油公司都公布了管網設施的基本信息,而且也確實有了成功的案例。”白俊說。
目前,中國石油已經為新奧能源、北京燃氣、南京太平洋、上海天然氣管網等第三方用戶開放江蘇LNG接收站、唐山LNG接收站、大連LNG接收站及其外輸管道,進行進口LNG的接卸、存儲、裝車、氣化和代輸服務。
“在三大石油公司有長協在身的情況下,如何在有限的罐容、不確定的窗口期等限定條件下,完美實現進口、輸送、存儲等系列配合,技術難度非常高。”徐博說,“在一系列技術問題的制約下,做好信息公開是現階段推進油氣管網設施有序向第三方開放的前提。《辦法》無疑在信息公開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辦法》指出,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應在國家能源局或其派出機構指定的信息平臺和本企業門戶網站,于每年12月5日前公布下一自然年度各月油氣管網設施剩余能力;每月10日前更新本年度剩余各月度的油氣管網設施剩余能力。
“2014年公布的試行辦法里沒有如此細化的信息公開時間規定。這是監管工作的進步,便于有需求的企業更方便了解具體油氣管網設施利用的可能性,有利于做出決策。”白俊說,“《辦法》明確提出天然氣能量計量的時間要求也是一大亮點。”
當前,我國天然氣通常是按照體積計量,國際上采用的是能量計量,后者更能體現不同天然氣的品質差別。管網設施開放后,混輸的天然氣熱值品質不同,采用能量計量方式有利于準確計量、體現公平,減少結算糾紛,有利于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考慮到設備改造需要一定時間,且相關部門還須制定出臺配套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予以有效銜接,《辦法》同時規定了24個月過渡期。
“《辦法》能發揮多大作用,依然取決于油氣體制改革的推進程度、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如果缺少油氣體制改革,在油氣行業經營主體少、運營模式不調整的情況下,單純要求將油氣管網基礎設施信息公開,對推進開放沒有實質性的意義。”白俊說,“應該按照《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要求,進一步落實上游有序放開和中游改革,同時進一步鼓勵各類資本參與管網基礎設施建設。”
LNG接收站有望突破
“各類油氣管網設施中,LNG接收站的開放應該相對而言能夠取得大的進展,原因是開放進口比開放上游勘探開發能更快產生效果。”白俊說。
5月,在上海召開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溝通會上,中海油就已明確表示,旗下LNG接收站將在今年內對外開放。另有消息稱,中海油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首先實現LNG接收站對股東開放。目前,中海油已與廣州燃氣和深圳燃氣就使用其運營的大鵬接收站進行LNG貨物接收展開了談判。
“今年內,中海油將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有序推進LNG接收站對第三方開放。”日前,中海油旗下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氣電集團)副總經理金淑萍做出了以上表述。
金淑萍表示,氣電集團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已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將會有序地推動部分中海油接收站窗口期在交易中心平臺進行公開交易。目前,氣電集團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在抓緊研究交易模式。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健表示,交易中心正在重點研究有關儲能、管容和基礎設施開放交易的相關產品,以更加高效地發揮已有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其中就包括與中海油合作開展的LNG接收站窗口期交易。
“下一步在允許大企業作為單一個體獨立交易獲得窗口期的同時,也可以由多個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進口一船貨。同時,在窗口期向第三方開放實施的過程中,中海油愿意與采購企業形成采購聯盟,共享國際LNG采購的經驗。”金淑萍說。
對于交易的方式,金淑萍表示,氣電集團會在交易中心平臺開設廣東省專區、浙江省專區這樣的專場,依托旗下不同區域的接收站來落實第三方開放。
“推進LNG接收站的開放,除了看現有企業的作為,更重要的是政策應該支持和鼓勵新進入的市場主體進行接收站建設,增加供應能力和供應主體。”白俊說,“在接收站數量增加、主體多元、能力富足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接收站更有條件、更容易、更好的開放。相信未來出現的開放案例會比過去多。”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